办公NOA

当前位置:     首页     >     规章制度     >     食堂管理制度     >     正文

食品粗加工管理制度

作者:    发布时间:2024-12-03    点击数:


1、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设置专用粗加工间,配备清洗、切配人员。

2、工作人员必须具备食品卫生知识和操作技能,按规定的操作流程工作,每日根据用餐情况,有计划出库下料,避免剩余,减少浪费。

3、食品原材料在粗加工前,必须进行感官检查,发现腐败变质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原材料,不得加工或使用。

4、解冻、摘洗、切配流程必须合理,确保食品安全卫生,不受污染。

5、粗加工时必须按先洗后切的流程进行。根据不同品种分设水池,不得混洗。

6、加工原材料时,要做到熟食品与生食品、直接食用食品与尚待加工食品分开加工,加工后的熟制品、半成品与食品原材料分开存放,防止交叉污染。

7、实行“三刀三板”(生菜生板、熟菜熟板、面刀面板),用于加工原材料、半成品、成品的刀、墩、板、桶、盆、筐、抹布以及其他工具、容器必须分开使用,必须有明显标识,定位存放,用后洗净,保持清洁,定期消毒。

8、禽蛋在使用前应对外壳进行清洗,必要时消毒处理。

9、未加工的食品要放入清洁容器内,肉禽、鱼类要用不透水容器存放,菜类要沥净水,所有原材料不得落地,要有保洁、保鲜设施,易腐蚀的食品应尽量缩短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,加工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使用或冷藏,避免污染。

10、操作间卫生要随时清理,确保地面干净、无积水、无杂物,定期进行消毒,做好防四害工作。

11、每餐工作结束后要清扫卫生,做好下一餐工作准备。


版权所有 © : 吉林艺术学院